ᠲᠥᠯ ᠮᠠᠯ ᠳ᠋ᠦ ᠬᠤᠷᠤᠬᠠᠢ ᠲᠠᠭᠤᠬᠤ ᠴᠢᠬᠤᠯᠠ ᠲᠠᠢ ᠤᠤ ︖ 犊牛新蛔虫病犊牛新蛔虫病 是由牛新蛔虫寄生于出生犊牛小肠内引起的寄生虫病。主要特征是肠炎、下痢、腹胀和腹痛等。 病原:主要通过母体感染。母牛吞食感染性虫卵后,幼虫在小肠内逸出,穿过肠壁,移行至肝、肺、肾等器官组织。母牛怀孕8.5个月左右时,幼虫移行至子宫,进入胎盘羊膜液中,胎牛吞入肠中。犊牛出生后,幼虫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。另一条途径是幼虫从胎盘移行到胎儿的肝和肺,以后沿一般蛔虫的移行途径转入小肠。因此犊牛出生不久小肠中已有成虫。也有人认为,哺乳母牛的乳汁中含有幼虫,犊牛可因吃母乳而感染。 症状:犊牛出生两周后是受害严重时期,表现为消化失调,食欲不振和腹泻;幼虫破坏肠粘膜,引起肠炎,血便,有特殊臭味。腹部膨胀,有疝痛症状。患犊虚弱消瘦,神经迟钝,后肢无力,站立不稳。虫体多时可造成肠阻塞或肠穿孔,引起死亡。若为出生后感染,肠管中孵化出的幼虫浸入肠壁移入肝脏。损害消化机能,破坏肝组织,影响食欲。幼虫移行到肺停留发育,破坏肺组织、造成点状出血并可能引起肺炎。临床上出现咳嗽,呼吸困难,口腔内有特殊酸臭味。亦有后肢无力,站立不稳和走路摇摆现象。 诊断根据:腹泻,粪便含大量粘液,有时混有血液,有特殊恶臭,病犊软弱无力,被毛粗乱等临床症状,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;确诊须通过连续洗涤法或集卵法在粪便中检出虫卵或虫体。 治疗:驱虫。同时注意牛舍清洁,垫草和粪便要勤清扫并处理,母牛和小牛隔离饲养,减少母牛受感染的机会,对犊牛应于15~30日龄时预防性驱虫,隔一个月后重复一次。 【处方1】 1%伊维菌素注射液8ml 用法:一次肌肉注射,按1kg体重0.2mg用药。 【处方2】 左旋咪唑3g 用法:一次口服,按1kg体重7.5mg用药,或一次肌肉注射,按1kg体重3~4mg用药. 【处方3】 阿苯达唑(丙硫咪唑) 4~6g 用法:一次口服,按1kg体重10~15mg用药, 成年牛可加2~3倍剂量。 下一篇现代科技---科学养牧
|